彝族端午節集中騸牛
端午節吃粽子、門上插艾蒿、賽龍舟、飲雄黃酒等習俗已家喻戶曉。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彝簇聚集地丕且莫,至今仍流傳著一種奇特風俗,一年中,全村只有在端午節集中騸牛。
村民們把自家廄中的牯牛一一牽出,陸續來到村子中的一塊場院,集體完成“結扎”手術——騸牛,這一傳統至今未改,只是今年才把過去傳統的“錘騸”改成由專業獸醫來完成的“割騸”。
彝族自古就有養牛、愛牛的傳統,丕且莫家家養黃牛,多數人家有10多頭。張永權家養著11頭牛,2006年5月31日一早,他第一個把黑公牛牽到村委會前的場院中,村中幫忙的小伙子們拿著繩子、木棒。
村民先把牛龍頭套上,然后拴緊四腳,前面的人拉著龍頭,后面緊拽牛尾巴,中間兩人把繩子從同一方向一拉,健壯的公牛便順勢倒地。經過重新固定牛腳,木棒壓著牛腿,彝族漢子再按著牛身, 58歲的柳德亮開始騸牛。三個小時后,10條公牛被一一摘除睪丸,強壯好斗的牯牛變成了溫順的犍牛。該村第一次專門請山下的獸醫來騸牛,這一改變吸引了不少村民來看熱鬧。
過去騸牛是由本村老人來完成的,與現在的剪子、手術刀、消毒酒精不同,傳統的騸具相當古樸、簡單。42歲的范向輝向記者演示了他爺爺留下來的騸牛器具:兩根夾板夾住睪丸上部,用繩子系緊,再用鐵錘敲打,直到把輸精管錘斷。
村組長范有輝說,之所以在端午節集中騸牛,是因為以前技術簡單,此時騸牛,進入初夏,春種完成,雨季來臨,水草豐美,牛無勞役之累,又有足夠的營養,騸過的牛能充分休養生息,少有傷口感染之濾,“集中騸牛”才沿襲至今。柳德亮說,“錘騸”顯得殘忍,術后傷口部位容易發腫,牛會感染生病甚至死去,傷口痊愈慢。“割騸”則科學得多,傷口只需5天就能愈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