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2019在线观看中文视频|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|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|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|宅男在线精品观看

你的位置:中國民俗攝影協會 >新聞資訊 >會員 >詳細內容

? 7444

會員圖記|朵新勝:鏡觀·借牧

共0條評論】【我要評論 時間:2024年10月25日 16:42
鏡觀·借牧


圖文|朵新勝(甘肅張掖)

中國民俗攝影協會理事


在寧靜祥和的肅南牧區,隨著秋風揚起,一道特殊的風景漸漸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點——那就是“借牧”。



這個概念對于肅南牧區的牧民來說,已經不再陌生。每到金秋時節,成群的牛羊便會在牧民的安排下,有用大型專車裝載送運的,有步行驅趕前行的,都踏上了一段特別的旅程。這時候,廣闊的農區已經完成了一年一度的豐收,金黃的稻谷、麥穗等都已經收割完畢,而留在地上的茬桿、糧食粒兒及草葉,則成了牲畜們理想的食物。



“借牧”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,對于牧民而言,掏點地租能使草原減輕壓力,更有利于生態恢復,還能解決為牲畜補充食草的問題,牛羊可以在肥沃的田地中自由采食,這樣既緩解了牧場壓力節省了飼養成本,又使牲畜能攝入豐富的營養,生長更加茁壯;而對于農民而言,不僅增加了收入,而且放牧后的牲畜還能幫他們清理田地,牛羊的糞便更是天然的肥料,為來年的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


每年,“借牧”成了牧民與農民之間的一次愉快合作。牧民們會提前與農民商定時間與地點,約定牛羊的放牧范圍。當一切準備就緒后,牧民便會趕著牲畜挪換牧場,循著走慣的道路,從草原上離開,穿過森林、溪流、橋梁,朝著農區進發。



而放牧的景象也成為季節變換的一個美麗信號,更是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相互交融的具體體現。



在肅南牧區,無論是藍天下泛金的麥田,亦或是牛羊悠然自得地啃食田間的殘余,都是“借牧”文化最生動的詮釋。牧民們唱起古老的牧歌,讓悠揚的歌聲隨著微風飄送,農民們則滿臉笑容地欣賞這一幕,感受著大自然賦予的恩惠和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。



隨著歲月的更迭,“借牧”不僅僅是一種生產方式,它更成為了肅南牧區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牧民和農民之間,因為“借牧”而結下的深厚友誼,讓這個新形成的風俗繼續在新的時代里煥發出更加動人的光彩。



(一)這是放牧在草原上的牛羊。




(二)往車上裝羊,準備運往張掖農村去。



(三)運輸途中。除了車運之外,還有步行趕著牛羊群往張掖方向走的。




(四)羊已到了新的牧場,正在往下卸車。



(五)牛羊已在張掖農村莊稼地里開始了新的生活。





朵新勝(藏族)

中國民俗攝影協會理事

張掖肅南人。張掖市民俗攝影家協會主席,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,甘肅省攝影家協會會員。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各攝影展、各類畫冊和書籍,攝影作品多次被人民網、新華網、《中國攝影報》《人民攝影》《新甘肅》《張掖日報》等媒體刊登。現為《人民攝影報》《大眾攝影》《祁連山國家公園》《張掖日報》簽約攝影師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查看全部回復【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】
?